核心摘要
聚丙烯酰胺(PAM)作为絮凝剂,在板框压滤工艺中主要作用是:
絮凝作用:将废水中的微小悬浮颗粒聚集成大的、密实的絮团。
降低比阻:絮团结构使得泥水更容易分离,显著降低污泥的过滤比阻,让水能更快地通过滤布。
提高效率:缩短压滤时间,提高单次处理量。
改善效果:形成更干、更结实的泥饼,提高固含量,减少泥饼量,便于运输和处置。
一、 PAM的选型(最关键的一步)
选型错误是导致压滤效果不佳的最常见原因。PAM主要分为三种:阳离子(CPAM)、阴离子(APAM)和非离子(NPAM)。选型必须通过实验室烧杯实验来确定,遵循 “小试 → 中试 → 大试” 的原则。
1. 根据污泥性质选择离子类型
这是选型的首要依据。污泥的性质主要由其来源决定。
污泥类型 | 主要特点 | 推荐PAM类型 | 原因分析 |
---|---|---|---|
有机污泥 | 带负电荷,亲水性强,难脱水。 如:生活污水、食品加工、屠宰厂、造纸厂污泥 |
阳离子 (CPAM) | 阳离子基团通过电中和作用,破坏胶体稳定性,并利用吸附架桥作用形成坚实絮团,有效克服有机污泥的亲水性和负电性。 |
无机污泥 | 带正电荷,比重较大,易沉降。 如:钢厂、电镀厂、洗煤厂、高岭土浆料 |
阴离子 (APAM) | 阴离子基团主要通过强大的吸附架桥作用,将分散的无机颗粒连接成大而牢固的絮团。电中和作用次要。 |
中性污泥 或有机/无机混合污泥 |
性质复杂,电荷中性或微弱。 |
非离子 (NPAM) 或弱阳离子/弱阴离子 |
非离子型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不受pH影响,依靠其强大的吸附架桥能力形成絮团。适用于难以判断电荷性质的混合污泥。 |
简单判断方法(经验法则):
市政污水处理厂(生活污水)的剩余污泥:几乎全部使用阳离子PAM,离子度一般在40%-60%之间。
工业废水污泥:需根据具体行业和水质特性判断,必须进行实验。
矿物加工、洗煤:大多使用阴离子PAM,分子量很高。
2. 关键指标的选择
离子度 (对于CPAM/APAM):
指PAM分子链上带电荷基团的比例。
原则:污泥中负电荷越强(有机含量越高,胶体越多),所需CPAM的离子度就越高。
常见范围:CPAM的离子度通常在20%-60%之间。市政污泥常用40%-50%。离子度过高会导致絮团重新稳定而分散,过低则电中和效果不够。
分子量 (Molecular Weight):
指分子链的长度。分子量越高,链越长,吸附架桥能力越强,形成的絮团越大。
原则:对于板框压滤,我们不仅要求絮团大,更要求絮团密实、耐挤压。
常见范围:通常选择中高分子量(800万-1800万)的产品。分子量过高(如2000万以上)形成的絮团可能很大但像“棉花糖”一样松散,在高压挤压下容易破碎并堵塞滤布,反而效果不好。
3. 溶解与配制
即使选对了型号,溶解操作不当也会导致效果尽失。
配制浓度:通常为0.1%-0.3%(即1吨水中加入1-3公斤PAM干粉)。板框压滤需求的浓度可能略高于气浮或离心脱水。
溶解时间:需要充分搅拌使其溶解,通常需要40-60分钟。溶液呈透明、粘稠状,无肉眼可见的“鱼眼”状不溶胶团。
注意事项:切忌直接投加干粉! PAM溶解过程切忌高速、剧烈的剪切搅拌,否则会剪断分子链,导致失效。建议使用专用的自动配药装置。
二、 在板框压滤机中的使用效果
正确选型和使用的PAM能带来以下显著效果:
大幅提高进料效率:
未经絮凝的污泥可能直接堵塞滤布通道,进料压力上升很快,进料时间很长。
加入PAM后形成的絮团保证了滤布的通透性,允许更快地泵入污泥,缩短了整个压滤周期。
显著降低泥饼含水率:
这是最核心的效果。坚实的絮团结构在高压挤压下能更好地将水释放出来,而不是随水穿过滤布。
对于市政污泥,使用合适的CPAM后,泥饼含水率可以从不加药时的85%以上降低到60%甚至更低。这意味着泥饼体积减少超过一半,大大降低了后续运输和处置的成本。
形成完整的泥饼,易脱落:
良好的絮凝使得泥饼结构均匀,不易粘滤布,在卸料时能更完整地从滤布上脱落,减少了清理滤布的工作量。
减少滤布堵塞,延长寿命:
细小的颗粒容易深入滤布内部,造成不可逆的堵塞。PAM将这些细小颗粒絮凝成大颗粒,使其被截留在滤布表面而非内部,便于清洗,有效延长了滤布的使用寿命。
三、 使用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
投加点与混合强度:
PAM溶液应在进入压滤机前,通过一个静态混合器或一个混合反应池与污泥充分混合。
混合强度要适中:太弱则混合不均,效果差;太强则会打碎已经形成的絮团。观察絮团大小(通常3-5mm为宜),调整混合条件。
投加量:
投加量并非越多越好。过量投加会导致污泥重新带上正电荷(对于CPAM),产生胶体保护作用,使絮团重新分散、变粘,反而堵塞滤布,导致脱水困难。通常通过实验确定最佳投加量(如千干泥的3‰-5‰)。
与其他药剂复配:
对于特别难脱水的污泥(如含油、粘性大),有时会采用“PAM + 无机混凝剂(如PAC、三氯化铁)”的组合。
顺序:一般先加PAC,中和电荷、破乳,后再加PAM进行絮凝。这种组合能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泥饼含水率。
总结与建议
实验先行:没有万能型的PAM。务必取样到实验室,用不同离子度、分子量的样品进行对比实验,观察絮团大小、结实程度、沉降速度和上清液清澈度。
关注絮团质量:板框压滤需要的是“致密结实”的絮团,而非“庞大松散”的絮团。
系统优化:PAM的效果与污泥性质(pH、浓度)、PAM配制浓度、投加量、混合条件、板框压滤机的操作压力、保压时间等参数都密切相关。需要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综合调试,找到最佳运行工况。
通过科学严谨的选型和精细化的过程控制,聚丙烯酰胺一定能成为发挥板框压滤机最大效能的有力工具。
河南赛诺威
销售热线: 15713809025
售后服务: 15713809025
邮箱: 15713809025
地址:河南省巩义市紫荆街道办智荟城B座916
扫一扫 关注我们